2025版旅游管理(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李群绩 时间:2025-09-19 点击数:

 旅游管理(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901K  校内专业代码:0408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

一、专业概况

专业创办于2003年2010年获批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员单位,2013年获批江苏省首批旅游培训基地。专业围绕“厚基础、重素养、强技能”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OBE培养理念,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主线,构建了“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与上海、南京、苏州20余家知名旅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坚持守正创新,致力于培养新时代文旅融合下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毕业生遍布长三角地区文旅各领域,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文旅企业以及各类旅游院校,受到广泛好评。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服务业新要求,通过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具有浓厚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具备较高的现代旅游管理业务能力,能够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现代服务行业部门从事咨询、服务、经营、管理、策划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5年后,能够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1.坚守、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乐于奉献的职业情怀和优秀的职业品质;

2.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及科学素养,熟练驾驭旅游服务企业中、下级岗位,成为旅游企业骨干员工;

3.熟悉旅游企业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4.熟悉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服务行业的运行规则及流程,具备中小型旅游企业经营与运作能力;

5.追求自我完善,坚持终身学习,实现职业持续发展。

、毕业要求

1.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远大的职业理想。

   1.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2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商业伦理意识;

1.3具备远大的职业理想。

2.具有浓厚的文化素养与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2.1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基本知识;

   2.2能够掌握旅游管理学专业知识;

   2.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旅游管理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

3.扎实掌握旅游管理基本技能,能从事旅游管理相关业务。

   3.1系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旅游服务流程;

   3.2 能够将旅游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具体实践有效结合;

   3.3运用恰当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旅游管理研究工具从事旅游管理相关专业业务。

4.熟悉旅游相关法规,遵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

   4.1熟悉旅游管理行业领域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4.2在旅游管理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4.3 履行旅游管理行业的社会责任。

5.具备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初步拥有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

   5.1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基本管理素质;

   5.2能够选择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管理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分析复杂的旅游问题;

5.3能够从社会、经济、技术、市场、文化和生态等多个维度解决有关于改善旅游产业经营与管理的问题,提出旅游服务与管理的优化方案,保证企业的有效运作。

6.具备自主终生学习与创新创业能力。

   6.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6.2能够及时了解旅游管理最新理论、技术及国际前沿动态;

   6.3有创新创业能力和不断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

、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2年,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为2-4年;毕业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管理学、经济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管理学原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旅游与饭店业心理学

专业特色课程

1赛教结合:《研学旅行设计与运营》;

2专创融合:《人工智能与旅游接待业》;

3学科交叉:《运河文化旅游》;

4)智能化:《旅游市场营销》。

、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

(一)各类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统计

课程类别

学分数

学分比例

学时数

学时比例

学科专业

基础平台

必修

2.5

5.2%

48

8.8%

选修

2

4.2%

32

5.9%

专业模块

必修

23

47.9%

432

79.4%

选修

2

4.2%

32

5.9%

集中实践环节

14.5

30.2%

/

/

第二课堂

4

8.2%

/

/

   

48

100%

544

100%

(二)实践性课程统计

   

学分

学分比例

学时

周数

学科专业基础平台

0.5

1.1%

16

/

专业模块

4

8.3%

128

/

专业实训

8

16.7%

/

4个月

毕业论文(设计)

6

12.5%

/

16周

导游技能训练

0.5

1.1%

/

16课时

   

19

39.7%

/

/





/

(三)各学期考试课程统计

 

1

2

3

4

5

6

7

8

考试课程(门)

/

/

/

/

4

0

5

/

(四)各学期周学时数统计

 

1

2

3

4

5

6

7

8

周学时

/

/

/

/

14

6

14

/


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一)学科专业基础平台

课程

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各环节学时分配

考核

类型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备注

授课

实践

实验

1

2

3

4

5

6

7

8

必修

304B3003

管理学原理

2.5

48

32

16


S







3



应修小计

2.5

48

32

16









3



选修

304B3010

现代服务业管理

2

32

32



C





2




选修

1门

304B3058

旅游统计学

2

32

32



C





2




304B3015

产业经济学

2

32

32



C





2




304B3006

旅游地理学

2

32

32



C





2




应修小计

2

32















二)专业模块课程  

课程

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各环节学时分配

考核

类型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备注

授课

实践

实验

1

2

3

4

5

6

7

8


必修

304B3120

酒店管理原理

3

48

48



S





3





304B3057

旅游电子商务

1.5

32

16

16


S





2





304B3062

导游业务(双语)

2

48

16

32


S





3





304B3123

旅游经济学

1.5

32

16

16


S





2





304B3023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1.5

32

16

16


S







2



304B3024

旅游规划与开发

2.5

48

32

16


S







3



304B3021

旅游与饭店业心理学

1.5

32

16

16


S







2



304B3004

旅游市场营销

2.5

48

32

16


S







3



304B3029

会展旅游

2

32

32



C






2




304B3127

文献检索与学术写作

1

16

16



C







1



304B3121

中国旅游文化

2

32

32



C





2





304B3122

公关礼仪与职业形象塑造

2

32

32



C






2




应修小计

23

432

304

128







12

4

11



文旅融合与新业态

304B3048

运河文化旅游

2

32

32





C







该模块任意选修1门

304B3107

研学旅行设计与运营

2

32

32



C






2



304B3103

人工智能与旅游接待业

2

32

32





C




2



应修小计

2

32

32













(三)集中实践环节

课程

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周数

(学时)

形式

考核

类型

各学期周数分配

备注

集中

分散


1

2

3

4

5

6

7

8

实践能力模块

必修

304B4028

专业实训

8

16

Ö


C






*



6学期的4月1号到7月31号实训,第7学期登录成绩

227B0020

毕业论文(设计)

6


Ö


C








*


304B3054

导游技能训练

0.5

16课时

Ö


C





*





应修小计

14.5














(四)第二课堂

课程

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周数

(学时)

形式

考核

类型

各学期周数分配

备注

集中

分散

1

2

3

4

5

6

7

8

必修

227B0701

思想成长

(含基础必读书)

0.5



Ö

C





*

*

*



227B0702

校园文化

0.5



Ö

C





*

*

*



220B0701

志愿服务

0.5


Ö


C





*

*

*



220B0702

社会实践

(含美育实践)

0.5



Ö

C





*

*




227B0703

创新创业实践

2



Ö

C





*

*

*

*


应修小计

4















九、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图

毕业要求

1.思政与德育目标

2理论知识目标

3.实践能力目标

4创新创业目标

5可持续发展目标

1.1

P




P

1.2

P



P

P

1.3

P



P

P

2.1


P

P



2.2


P

P

P


2.3


P

P

P


3.1


P

P


P

3.2


P

P



3.3



P

P

P

4.1

P



P

P

4.2

P




P

4.3

P


P

P


5.1



P

P


5.2



P

P

P

5.3


P

P

P


6.1


P

P


P

6.2




P

P

6.3

P



P

P

十、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表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与活动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5.3

6.1

6.2

6.3

管理学原理




H









H


M

H



旅游经济学




M

M

H



M





M

H

M



旅游规划与开发

M

H

M

M

H

H

M

H

M


H

H

H

H

M

M


M

旅游电子商务




M

M


M





M




M



旅游市场营销

M

H

H

M

M

M





M

M

M



M



旅游与饭店业心理学


M


M

M

M






M




M



酒店管理原理


H


M

H




M







M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M

H


M

H


H

H

M

M

H

H

H



H


H

会展旅游

M

H


M

M


M

M



H

H

H


M

M


H

导游业务(双语)

M



H

H


H

H


M

H

H

H



M


M

文献检索与学术写作

M

H


M

M


H

M

M


H

H

H


H

M


M

中国旅游文化


M


M

M

M



H





H


M

H

M

公关礼仪与职业形象塑造

M

H


M

M


H

M

M


H

H

H


H

M


M

十一、课程体系拓扑图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拓扑图

十二、专业课程思政矩阵图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支撑思政指标点矩阵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名称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指标12

家国情怀

责任担当

文化自信

科学素养

创新精神

求实精神

质疑精神

合作意识

规则意识

旅游伦理

可持续发展意识

安全意识

学科

必修

管理学原理









学科

选修

现代服务业管理









学科

选修

旅游统计学









学科

选修

产业经济学









学科

选修

旅游地理学









专业

必修

酒店管理原理









专业

必修

旅游电子商务









专业

必修

导游业务(双语)








专业

必修

旅游经济学









专业

必修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专业

必修

旅游规划与开发









专业

必修

旅游与饭店业心理学








专业

必修

旅游市场营销








专业

必修

会展旅游









专业

必修

文献检索与学术写作









专业必修

旅游文化










学科

选修

公关礼仪与职业形象塑造









专业

选修

运河文化旅游










专业

选修

研学旅行设计与运营









专业

选修

人工智能与旅游接待业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指标点

序号

指标点

具体描述

1

家国情怀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展现旅游管理专业标志性学术成果和杰出人物事迹,引导学生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力践报国之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贡献智慧和力量。

2

责任担当

培养学生对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知、情感和信念,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深入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社会属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及使命感。

3

文化自信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遗产与民俗风情,增强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鼓励学生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其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增强跨文化交流自信。

4

科学素养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旅游领域前沿研究进展,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5

创新精神

通过案例教学、讨论交流、自主探索等具体方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复杂问题分析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6

求实精神

在进行研究、实习和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时,坚持要求严、重实践”的教学理念,以丰富案例强调求真务实重要性和弄虚作假的危害,培养学生形成崇尚原创、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和学术生态,杜绝抄袭、造假、侵占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

7

质疑精神

通过介绍相关理论或旅游研究过程的复杂性及局限性,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意识看待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批评、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见解、敢于发表真理的思维习惯。

8

合作意识

通过分组实践、设计和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在各自的工作中尽职尽责,自愿并主动与其他成员积极协作、共同努力奋斗的意愿和作风。

9

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了解、掌握旅游领域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专业与法律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确保在开展旅游研究、实践、学科竞赛和实习等活动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10

旅游伦理

培养学生充分认识到旅游各行业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职业道德素养评价体系,增强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

11

可持续发展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社会文化冲突,倡导绿色旅游、低碳出行和生态保护。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和国际经验交流,使学生掌握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其在未来工作中推动可持续项目的能力,确保旅游业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

12

安全意识

采用丰富多元且生动有趣的案例,结合实训体验、课堂研讨、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在旅游研究实践和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学生在旅游研究与旅游从业过程中自觉遵守安全法规的习惯。

十三、有关说明

1.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方式获得创新创业学分并可置换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具体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2.基础必读书须选读周恩来思想、生平和精神风范等相关书目;社会实践活动中须有劳动和社会服务内容。

3.考核类型中C为考查,S为考试。

4.旅游大讲堂由学院邀请旅游业内专家或学界专家不定期开设。

附表1.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2.合作培养计划


制订人:李群绩

审核人:梁忠翠

2025226




附表1:劳动与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劳动实践/技能训练项目名称

学分

开设学期

备注

1

2

3

4

5

6

7

8


实践周

/

2周






*

*


3-4年级的寒假开展社会实践与调查,调查内容自拟,开学交调查报告,共2份分别是:大三:家乡的休闲游憩设施有哪些?利用率与满意度调查。大四:景区导游技能提升6、7学期,在19-20周开展为期1周或两周的集中教学实践景区运营实践、旅游研究实践

导游技能训练

0.5

16课时





*





旅游实训

8

16周






*



  4月1日到7月31日

合计

8.5











附表2:合作培养计划(包含但不限于产教融合型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开设学期

合作方式

旅游前沿问题讲座

理论课

五、六

邀请旅游业内专家或学界专家开设讲座

旅游实训

实践课

第六学期4月1日至7月31日

由旅游企业兼职教师独立或合作指导

导游技能训练

实践课

旅行社、景区和酒店技能服务部分由旅游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指导

毕业论文

实践课

七、八

部分选题由旅游企业兼职教师独立或合作指导


编辑:李丛  审核人:梁忠翠


地 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