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9月17日下午,历史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以“课堂中的耐心与匠心”为主题,特邀退休教学名师张德顺教授主讲。历史学院副院长梁忠翠主持,党委书记滕祥、院长张文华出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培训。

聚焦首课实效 夯实教学根基
张德顺教授围绕“开学第一课的认知与把握”展开系统阐述。他结合30余年教学经验,从价值认知重构、授课方法创新、学情动态分析、知识体系更新、开场白设计艺术及教学反馈机制等六个维度,提出“首课效应最大化”的实践路径。强调青年教师要以“学术深度与教学温度并重”为原则,通过“问题链设计”“史料情境创设”等手段实现“先声夺人”的课堂效果,同时建立“教学反思日志”等持续优化机制。
传承教研智慧 激发创新活力
针对教研活动创新议题,张教授以“师承传统与现代教研范式转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数字化时代教研活动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青年教师既要传承“老带新”“集体备课”等优良传统,更要主动拥抱智慧教学工具,构建教研共同体。特别以“黄金教龄期”鼓励青年教师把握职业关键期,通过教学改革项目、教研论文、教学示范课等实现教学科研双轮驱动。

聚焦关键环节 提升育人实效
在实践指导环节,张教授以“显微镜式”教学分析方法,从备课创新策略、课堂微观管理、师生互动范式、作业设计质量、课件视觉传达等五个层面展开深度解析。阐释“史料解构-问题引导-思维进阶”的三阶教学法。
参训教师普遍反映“干货满满”“受益匪浅”,表示将以更大热情投入到教学当中。院长张文华在总结时说,学院将持续推进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助力青年教师站好讲台、成长成才。
编辑:刘玘
审核:梁忠翠